【新春|行李箱里的家鄉味】春節返程,你帶了哪些家鄉特產
春節假期已經結束,大家紛紛返程。游子返程,不僅僅是人的大遷移,也是各地風味特產的大遷移。每當離家時,在返程的行李箱和后備箱里,盡管塞得滿滿當當,但家人們總是希望能再多放幾樣,讓家鄉的味道更長久地陪伴遠行的人,讓我們來看看天南地北中廣核服人都帶來了哪些家鄉的特產......
物業惠州分公司 龔虎
“離家時的行李總比回家時的重”,春節假期結束,從四川宜賓返程回廣東惠州太平嶺核電基地,并不是很大的后備箱塞滿了各種來自家鄉的特產,有自制的宜賓黃耙、臘肉香腸以及自家種的各種純綠色無公害蔬菜等等,看著這些整整齊齊擺放著特產,都是父母對我們最貼心的照顧和最深的牽掛,希望在遠離家的日子里,能夠品嘗到家的味道,感受到家的溫暖。
餐飲公司大亞灣服務部 代欣宇
年前,帶回來的是年貨;返程,帶回來的是家鄉。“媽自個種的,健康,你多拿點,外面的東西哪有自己家的干凈。”“夠了媽,車要超載了,多留點給你們吃!”話雖如此,媽媽還是化身成“收納大師”,一股勁地往后備箱塞滿了家鄉特產,甚至是隨處可買的雞蛋,這些東西,無一不是母親精心準備的愛。在這份溫暖的愛里,我整裝待發,踏上遠離家鄉的路程。坐在車里的我心情復雜,我討厭他們的嘮叨、約束,但是他們又用愛與溫暖治愈著我,照亮我前行的路。
環通公司廣西防城港服務部 王明念
返程時的行李,總比回家時的重。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父母牌特產是:花米團。花米團在我的家鄉寓意著團團圓圓幸福年,是少數民族壯族地區過年時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美食,因其圓形的外觀,常被視為團圓的象征。花米團常在春節時制作和食用,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圓形代表著團圓和完美,寓意著家庭的團聚和和睦。每一年春節回家時,父母總會把滿滿的一袋花米團放在后備箱里,雖不是山珍海味,但卻異常珍貴,那是家人的牽掛、是幸福的味道。
機電公司陽江檢修項目部 李尤
每逢春節回家,返程時,臘肉、臘腸、干菜、雞蛋、水果蔬菜.......后備箱都被父母塞得滿滿的,就這樣,父母還覺得太少了,甚至連車子座位下都不放過,一邊裝一邊說:“這些都是自己家里種的、親手做的,外面吃不到”滿載鄉愁與愛,返程的后備箱永遠比回程的重。
園林公司大亞灣項目部 張子林
每次回家父母把后備廂一點點填滿,總是擔心我們吃不到家鄉的味道,這滿滿的后備廂里裝著滿滿的愛和牽掛,一句句的叮嚀縈繞在耳旁:”好好吃飯,好好睡覺,不要熬夜....”無論我們的私家車有多大、后備廂有多么寬敞,我們所攜帶的各種土特產,都有吃完、用完的時候,但是父母對我們的愛,卻永不停歇,也永不枯竭。
臺山分公司公眾服務中心 侯婷婷
行李箱里滿滿的東西,全都是父母對子女的關心,用這樣一種方式來表示對子女關愛。離別在即,千言萬語終究化為路上平安,注意安全,到了目地的,打個電話回來報平安。提著行李箱離開家門,行李箱的厚重消除了對離別的不舍,帶走了父母給自己準備的臘肉、臘腸、糍粑、豬油、兩把米粉,這些吃的都帶著濃濃的家鄉味道,也寄予了父母對我的厚愛與關懷。小小的行李箱已經裝滿了來自父母的愛與關懷。但父母對我的關懷遠遠不只限于這小小的行李箱。路途的遙遠,出行的不便,帶的東西適當即可,既安慰了關心我的父母,又滿足自己小小的喜好。
大連分公司生產服務中心 叢光君
春節過后的返程復工,我帶上了父母的期望和家鄉的味道。那些“父母牌”特產,是我離家前,父母精心準備的心意,也是我返程路上最溫暖的陪伴。帶著媽媽親手做水果罐頭,每一瓶水果罐頭都充滿了家的味道。每當工作疲憊時,開一瓶甜甜的罐頭,那熟悉的味道就會舒緩身心,仿佛媽媽就在身邊。還有各種水果和干果零食,也是塞了滿滿一兜子,讓我補充各種維生素ABC。這些“父母牌”特產雖然不是什么貴重的東西,卻蘊含了父母濃濃的愛意和鼓勵。
陸豐分公司物業服務中心 孫偉
我的家鄉在安徽淮南,這次春節回老家過年,每天我在各家親戚拜年,忙得不亦樂乎。返程時,父母給準備了不少家鄉特產,把家里的冰箱裝得滿滿當當的。如果提起淮南比較出名的特產品,那就要數油炸馓子、西瓜醬豆、咸鵝和香腸了。一日三餐,家鄉特產品相伴,滿嘴都是家鄉的味道,伴著對家鄉的念想,開啟新一年的奮斗之旅!